
醣類、脂質、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三大營養素,其中蛋白質負責修復組織、促進肌肉生長並維持免疫系統。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制定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(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, DRIs),一般成人的蛋白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攝取 0.8-1.2 公克的蛋白質。而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質,並且要如何挑選才能夠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,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首先以下是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:
|
食物 |
每 100 公克蛋白質含量 |
|
雞胸肉 |
31 公克 |
|
牛肉 |
26 公克 |
|
魚類 |
25 公克 |
|
明蝦 |
20 公克 |
|
燕麥 |
14 公克 |
|
干貝 |
13 公克 |
|
黃豆及相關製品(如豆腐) |
10 公克 |
|
鷹嘴豆 |
9 公克 |
|
乳製品(如牛奶) |
8 公克 |
|
雞蛋 |
6 公克 |
可以看到以上就是我們常聽到的「豆魚蛋肉類」,從名稱就可以看出,蛋白質最主要的來源有四類——豆類、海鮮、蛋、肉類,這四類都各有其優缺點。
依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蛋白質來源,像是健身族群可以多攝取蛋白質含量高的肉類,促進肌肉的生長及修復,但是須注意肉類含有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,攝取過多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;素食者則可以食用豆類的植物性蛋白,但植物性蛋白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,需要搭配其他飲食來補足胺基酸的攝取。
總而言之,各種蛋白質的來源都有其優缺點,沒有哪一種蛋白質就是最好的,並且過量的攝取蛋白質會造成腎臟的負擔。因此應根據個人活動量與健康狀況調整蛋白質攝取來源,選擇多樣化且均衡的飲食方式,以確保身體獲得足夠的必需胺基酸。透過合理的蛋白質攝取,能夠促進肌肉維持、免疫系統強化及整體健康發展。讓均衡飲食成為日常習慣,才能確保身體長期維持最佳狀態!
資料來源: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(2020)。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第八版。取自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4248&pid=12285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(2018)。《每日飲食指南手冊》。取自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EBook.aspx?nodeid=1208